超声具备实时成像、无辐射等优点,可与机器人结合,实现实时动态引导,但针对软组织结构复杂、边界模糊、分辨率低等临床难点, 存在诸多技术需要攻克。同时,考虑超声的看不见、看不清等问题,结合核磁等高分辨率影像,实现多模态影像融合。
实验室开发了兼容多种格式的影像获取模块,可实现超声、核磁等不同模式影像的读取、传输与管理。针对超声影像低对比度、 低信噪比的问题,研究多尺度形态学相结合的预处理方法,建立梯度与结构元素的关系,对超声、核磁图像噪声进行修正,根据 步进断层信息,结合表面与体像素重建方法,开展前列腺三维重建,使手术精准安全,提高可信度。
针对单一模态医学成像对于人体组织器官信息成像的局限性,实验室基于多角度的多模态影像融合方法,建立软组织变形数学模型, 实现超声与核磁影像的弹性配准,研发基于经直肠超声(TRUS)/核磁共振(MRI)影像融合的软件,支持交互式组织器官与可疑病灶 的选取。并利用不同模态影像的互补性,从多种层面提供病灶区域及其周围区域的更多信息,提高临床诊断的准确性。考虑穿刺针弯 曲模型,提高动态控制方法,实现靶点动态跟踪与精准穿刺。研发超声与多模态影像融合的手术导航系统。可用于泌尿外科、神经外 科、脊柱等领域。